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要求。这一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新举措,标志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为商业银行提供零成本资金,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1日上午联合召开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上,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胜介绍。
刚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消费金融行业热度持续升温。银行消费贷利率继续调低、信用卡提高额度、机构推出支付特惠活动、分期消费平台支持免息分期……一系列促销活动,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便利,推动消费金融驶入快车道,也对激发消费潜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具有积极意义。
在9月份的季末大规模投放之后,10月份新增贷款同比环比均明显回落,但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却同比多增,显示经济复苏并未失速。
2020年以来,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依然稳健,中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境外金融机构加大中国业务布局,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近日,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新入库项目151个、投资额2349亿元。其中,9月份新入库项目44个、投资额1016亿元。今年以来,新入库项目430个、投资额6935亿元,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自2014年以来,累计入库项目10331个、投资额16.5万亿元。
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量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介绍银行保险业三季度情况时提到,今年前三季度,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9万亿元,已超额完成全年1.6万亿元增量目标。6家国有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占全部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的36.46%,占比较上年末有所上升。
如果今年年初有人断言,美国股市会在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之下强力上涨,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然而,这情景在上周真实出现了。由于通胀数据明显回落,市场对美放缓加息的预期迅速提升。不过,美国通胀压力并未实质性缓解,美国当局借此释放加息放缓信号,恐怕还是为应对激进加息引起的美国国债市场流动性风险。
在连续两个月小幅下降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企稳回升。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524亿美元,较9月末上升235亿美元,升幅为0.77%。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在3.1万亿美元上下波动,总体保持稳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消费金融应加快线上化、数字化,创新产品和服务,增强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助力经济社会稳步恢复。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发挥保险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有关部门负责人就《通知》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际收支数据是国际通行的观察经济的关键指标之一。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前三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基本平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我国国际收支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格局,稳定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强,充分彰显了我国推动经济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水平开放的积极成效。